
天河林和街是廣州垃圾分類首批試點。該街道小區的張大爺正提著一袋舊衣服下樓打算扔掉,面對“可回收物”、“廚余垃圾”、“有害垃圾”、“其它垃圾”4種垃圾桶,他撓撓腦后,最后遲疑著把衣服送進了“可回收物”桶?!碍h衛工收到可以把衣服送給需要的人穿,所以可以回收嘛?!睆埓鬆旤c點頭講出理由。
他的分類方法對不對?天河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,“不對!市民最容易這樣分錯垃圾了?!睘楹尾粚??市民還有哪些容易分錯垃圾的誤區?據環衛工反映,市民尚未對垃圾分類形成清晰的概念,有3類垃圾經常被分錯:
一、電池家族中的5號電池、7號電池不是“有害垃圾”,它們屬于“其它垃圾”。
“這是因為這些家用電池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技術要求,可隨日常生活垃圾分散投放,無需集中統一回收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紐扣電池、電動車電瓶等鉛蓄電池和鎳鎘電池仍需回收,這些才是‘有害垃圾’?!睆V州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副會長周述添說。
查閱資料發現,早在10年前,普通電池就可以隨生活垃圾一起投放了。2003年10月9日,國家環??偩殖雠_的《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》指出:目前,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下,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舊電池。
二、舊衣服鞋子,它們不是“可回收”垃圾,而是“其它垃圾”。
周述添說,與市民認為衣服可以回收給需要的人的觀點不同,目前舊衣服基本還是要填埋或焚燒掉,所以它們是其它垃圾。
三、一次性飯盒不是“可回收”垃圾,而是“其它垃圾”。
周述添介紹,一次性飯盒不可能再拿回來再清洗使用,“成本太高,條件沒達到,市民還是要放在其它垃圾那個桶?!?/span>